“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于2025年7月13日至7月20日在南京美术馆展出。画展由北京大学工会、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南京政协书画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南京美术馆、北京大学燕园印社、《大众书法》编辑部承办,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北京大学学生书画协会、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中心、九三学社江苏画院、南京篆刻艺术推广促进会、培文书院等多家单位协办。画展开幕式由培文书院院长助理赵楠主持。
开幕式现场
冯健,江苏沛县人。现为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社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是冯健精心创作和准备的一个写意画作品展览,展示了其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所创作的100件代表性作品。多年来,冯健从理论、技法、教学等多个层面研究和传承文人画,实践陈师曾先生提出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文人画四要素理论。本展览是他研究文人画的重要成果,反映了一个现代高校学者在学习和传承文人画的诗书画印传统、用笔墨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以及探索文人画的时代转型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原南京军区政委、党委书记方祖岐上将,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其凤,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原副省长张九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丁解民,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名誉会长兼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分会会长言恭达,南京市政协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纪增龙,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吕少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袁林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效美术史论家”左庄伟,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徐培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院务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画院院长陆越子,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赵治平、副会长尤荣喜、钱乐缘和李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杨惠东,《实践》杂志社副社长王凤德,中华诗词协会名誉主席、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名誉会长李中华,首都师范大学原美术系主任踪岩夫,北京大学工会副主席张小萌,培文教育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波,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捷,南京师范大学发展委员会主任王莉,南京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方凌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会长沙克,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宋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葛军,江苏省国画院原副院长杨耀宁,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何鸣,南京美术馆馆长杜占军,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志平,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建军,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燕,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牧,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李红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画展开幕式。此外还有来自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的会员们,来自北京大学南京校友会书画协会的同道们,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的校友们,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南京晓庄学院的师生们,以及社会各界的书画爱好者们和来自媒体的朋友们共400余人出席画展开幕式。
在开幕式致辞环节,周其凤、言恭达、纪增龙、吕少卿、袁林旺、赵治平、徐培晨先后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陆庆龙从青海发来贺信,葛军宣读了陆庆龙的贺信。
致辞领导和专家们充分肯定了冯健以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和综合的文化修养为根基的文人画创作以及在诗书画印全方位融合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冯健的画有学问基础,有哲思,有创造性,也有情怀。冯健的作品,气韵生动,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他在用水方面有深刻的研究和体会,既在“画里”下了功夫,又在“画外”下了功夫,展厅现场的效果令人震撼。他的画强调“意象”和“心象”,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创造了一个反映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他的画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做到了绘画与经典同行,绘画与胆识同行,绘画与时代同行。作为一位学者型画家,他的成功表明了科学与艺术可以两全齐美,艺术与人生可以相得益彰,他是当代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
冯健致答谢辞。在开幕式的最后,举行了作品损赠仪式,冯健向画展的承办方南京美术馆捐赠其作品《竹壶主人冯健花卉册》和《金风玉露》。南京市文联李志平副主席代表南京美术馆接收捐赠作品并颁发收藏证书。
捐赠作品
开幕式结束后,“写我心象——冯健写意画展”作品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正式举行。南京大学张捷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左庄伟、踪岩夫、徐培晨、沙克、吕少卿、杨惠东、方凌波,纪增龙、赵治平、尤荣喜、李中华、程曙东、王东辉、陈新、何鸣、李俊、胡牧、胡志平、朱建军、贾理新、向净卿、王彬、滕东才、于安记、陈开平、夏宇、杨林静等专家纷纷建言。专家们认为,冯健强化把“用水”作为水墨画艺术语言的价值高度,其作品强调真情实感和对内心的表达,他的画并不专注在技术上,而是试图表现一种文化气息和文化精神。他的画做了三种融合,包括:学科融合,南北融合,诗书画印融合。他的绘画作品具有“大气”、“文气”和“清气”的显性特征,他的人品和画品,在作品里得到了统一。他的家乡徐州的地域文化性格影响了其作品的艺术风格,那就是刻在骨子里豪迈、洒脱和大气。近年来,他关注综合性大学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美育教育,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画”等课程,除了教授学生绘画技术以外,非常注意艺术对学生们心理疏解和疗愈的作用,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影响了很多人。可以说他从理论、实践和教育层面全方位地践行陈师曾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文人画四要素标准。冯健是当代文人画家的典范,他的文人画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称之为“冯健现象”。透过冯健的画展,能够看到一个现代学者在学习和传承文人画诗书画印传统,探索文人画时代转型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研讨会现场
个人简介:
冯健,江苏沛县人。现为北京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燕园印社社长,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社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荣宝斋画院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众书法》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艺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培文书院院长。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个人作品集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级及各种省市级规划设计课题5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