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务部共同主办的“AI时代的本科教育圆桌论坛”第二期在哲学楼101举行。本期论坛以“破界与重塑:企业视角下的AI时代本科教育转型”为题,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姜铠丰,华为公司高校与科研人才发展部部长曹新方,腾讯投资并购部执行董事、投后和运营负责人徐莉,以及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傅绥燕,围绕企业实践与本科教育的关系展开深入探讨。论坛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主持。
活动现场精彩片段
圆桌对谈现场
刘云杉指出,AI时代企业已不再只是教育的“接球方”,而是共同出题、参与育人的关键力量。本科教育应超越效率追求,回到提问、判断与审美的根本,引导学生在真实经验中生成意义。姜铠丰从“知识、技能、能力、其他”四个维度出发,强调AI时代人才培养应注重结构化理解、跨界通识、问题解决能力与心理韧性,同时提醒教育不能忽视“过好生活”的重要性。曹新方结合华为实践指出,企业更看重跨学科理解力与真实问题解决能力,未来人才培养应突破学科边界,构建从学校到产业的生态系统,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徐莉通过分享调研指出,AI时代企业对人才的期待已转向“场景洞察力、AI杠杆力与伦理判断力”,高校教育需跟上时代节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内在动机。傅绥燕强调,教育的核心不只是知识传授,而是激发人类独特的认知、情感与精神维度。AI是强大的工具,更应成为对话的回音壁,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从左至右依次为:刘云杉、姜铠丰、曹新方、徐莉、傅绥燕
刘云杉表示,本科教育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回到根本,不是像鸽子笼一样笼罩着成长的个体,而是通过拆减与腾挪,让真实的经验与成长发生,培养能提问、会判断、有审美的人。
本次论坛为“AI时代的本科教育”系列论坛的第二期,后续论坛将继续围绕教学管理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智能时代的转型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与更丰富的思路。